编者按:

岭南春早,满城花开。随着精准防控举措的不断推进,熟悉的东莞正在归来。过去的20余天时间里,东莞的社工们坚守抗疫一线,以专业力量筑牢疫情防线。他们不仅在关键时刻温暖坚守,平日里更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近几年,社会工作受关注度不断提升,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近日,南方+东莞民政频道以第十届“岭南社工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走进东莞获评第二批“高级社会工作师”的3位社工,倾听他们的故事。


黄肖凤

2011年入职于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先后服务于医务与残障领域。任机构残障事业部服务副总监、东莞市社会工作中级督导、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百名督导团成员、2013—2016年广东省首个病人资源中心项目负责人、2015—2019年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工作11年,实务服务经验丰富,作为主要汇编人员参与专业书籍与手册汇编5本,所撰写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15次,论文2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个、省级研究课题成果优秀奖。


上大学前,黄肖凤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的她,开始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希望能作为志愿者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由此,一棵当社工的种子在黄肖凤心里生根发芽。上大学期间,她被调剂到了社会工作专业,有了一个机会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工作。


这个专业让黄肖凤感到开心,因此也积极参加了学校社会工作协会的活动,常常到福利院、特殊学校等去服务。毕业前,她就已经开始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了。


“从事社工工作至今,刚好已有11年。”黄肖凤说。


11年的工作经历,让黄肖凤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其中就包括她服务医疗领域的所见所闻:在医院看到太多无助的工伤患者受伤致残,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们陷入了危机中,还有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疗而提前出院,对于未来充满迷茫和绝望……


尽管当时内心害怕服务受阻,黄肖凤仍积极到各个医院为工伤患者服务。


直到后来,黄肖凤到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工作,医院不但支持她服务工伤患者,还主动介绍困难的工伤患者,甚至安排了场地为他们进行科普宣传。“医院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我非常感激。”黄肖凤说,这不仅是帮助工伤患者,更多的是提升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黄肖凤还挖掘、培养一些工伤康复者当志愿者,服务其他工伤患者,在群体内建立起互助关系。

对黄肖凤来说,这段经历对之后的社工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她有更多的信心和信念去做好每一件事。黄肖凤还记得刚入行时,督导曾说过:“社工就是‘行公义,好怜悯,怀谦卑之心,与服务对象同行’。”这句话成了她在社工路上前行的信念和动力,也因此感受到了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黄肖凤说,社工要有“公义心”,在看到社会问题时,才能有敏感度和责任心去改变;“好怜悯”不是要怜悯服务对象,而是时常时刻对服务对象的处境、文化、生活等要有足够的同理心;从事这个行业,是需要一直保持“谦卑之心”,认识到这个学科是有趣而无穷的,才能不断地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的知识;“与服务对象同行”让她时刻谨记,不管服务对象的学识、地位和处境各方面处于什么位置,社工都是他们的同行者。


南方+:你认为社工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能力)是什么?

黄肖凤:首先要对社工行业有热情。其次要持续学习。社工行业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非常多,例如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学、管理学等。同时,社工面对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政策和制度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需要抱着研究和不断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完善服务,推动行业发展。


南方+:可否谈谈未来对社会工作的展望?

黄肖凤:希望社工们在工作中能产生价值感、满足感、使命感。也希望未来社会大众可以更深入了解社工行业,不再认为“社工只是用爱心照顾困难群体”,而是更多地认识到“社工还可以改变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正”。


引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