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年学生成为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同时感染也有低龄化趋势。东莞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比高、人口流动性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东莞成长生活。然而,家庭及学校在艾滋病防治与性教育方面的匮乏,使其更可能面临更多艾滋病侵袭的风险。

▲学生进行防艾互动活动

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其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技能,自2020年起,健康·护卫与人红丝带知性防艾项目聚焦外来工子弟学校,通过“医务社工+高校青年学生”为主体,组建了校园性健康艾滋病预防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支持志愿者走进外来工子弟聚集的学校,以及同伴教育、论坛剧场、启发性课堂等创新宣教活动,关注外来工子弟的性健康议题。三年来,宣教活动共走进26所学校。

项目在2020-2021年取得显著成效,共发展小额资助项目10个,培养大学生志愿者92人,走进21所外来子弟学校开展知性防艾教育,开展启发性课堂论坛剧场共计38场,累计覆盖外来工子弟学生及家长6602人次,艾滋病国八条后测知晓率平均达95.5%。

今年,为持续深化项目发展,营造良好校园艾滋病防治宣传氛围,11月起,项目由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医务社工与广东医科大学广翼社会工作协会成员组成团队,在广东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省与人公益基金会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协同道滘及凤岗等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走进德恩、市机电工程、市纺织等5间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启发性课堂及论坛剧场共7场。

预防艾滋病主题课堂以参与性互动的方式开展。展能医务社工先通过“安全套”与“暴露药”的拍手游戏带领同学们完成对“性”与“艾滋病”的脱敏。随后,用“危险地带”小游戏带领学生仔细分析各种行为背后潜在的风险,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并提高安全性行为等自我保护意识。“为什么自慰不会感染艾滋病?”“吸毒是否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风险?”……社工也会进行互动提问,启发思考,促进学生对防艾知识正确理解。此外,课堂还通过艾滋病国八条问卷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传染途径、抗病毒治疗等相关知识,并在学生群体中倡导包容非歧视的社会环境。

论坛剧场在大学生志愿者培育启动仪式中闪亮登场。演员的精彩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虽然故事结局让大家惋惜,但是演员在与观众们热情的互动中,共同现场改写剧情,新的结局皆大欢喜。志愿者们在参与中都收获良多,更加坚定了要为外来工子弟学生开展防艾与性教育普及的决心。

截至12月1日,今年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共覆盖外来工子弟学生405人,引导51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来。通过多方协同多样形式,加强学生艾滋病预防的意识,践行“共抗艾滋,共享健康”,携手青年学生共同应对艾滋病的风险与挑战,营造健康良好的身心环境。

引用链接:https://pub.timedg.com/s/2022-12/01/AP638880abe4b045320e5c4c13.html

引用链接: